【藏品名稱】:2005-04M《楊家埠木版年畫》小全張

【藏品類別】:編年郵票

【藏品志號】:2005-04M

【藏品面值】:320分

【發(fā) 行  量】:1100萬張

【發(fā)行時間】:2005年2月1日

【正面圖案】:(4-1)門神 80分 1200萬枚;(4-2)連年有余 80分 1100萬枚;(4-3)喜報三元 80分 1100萬枚;(4-4)天女散花 80分 1100萬枚。

【整張規(guī)格】:150mm*90mm

【設(shè) 計  者】:王虎鳴

【責(zé)任編輯】:史淵

【版       別】:膠版

【印 刷  廠】:北京郵票廠

【發(fā)行機構(gòu)】:中國郵政

【最小提貨】:1張

藏品簡介

       題材意義:山東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是我國民間藝術(shù)寶庫中的一朵奇葩,以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淳樸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而馳名中外。楊家埠村在濰坊市東北15公里處,由于盛產(chǎn)木版年畫而遠近聞名。楊家埠木版年畫始于明朝末年,繁榮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我國著名的三大民間年畫之一。 清代乾隆年間,是楊家埠年畫發(fā)展的鼎盛時期。

       楊家埠木版年畫制作方法簡便,工藝精湛,色彩鮮艷,內(nèi)容豐富。每年春節(jié)年畫題材都會更換一次,許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現(xiàn)之后,馬上就能夠在年畫中反映出來,對社會的進步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楊家埠木版年畫還間接地記錄下了中國民居和民間社會生活的情況,對于中國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歷史藝術(shù)與文化傳承的獨特設(shè)計:作為賀歲版紀(jì)念郵票,此版小全張緊密結(jié)合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風(fēng)俗習(xí)慣和歷史淵源。

       第一張門神,舊時農(nóng)歷新年貼于門上的一種畫類。 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wèi)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于門上,用以驅(qū)邪辟鬼,衛(wèi)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lián),所以門神是經(jīng)典的代表過年的象征事物之一。

       第二張是一位婦女提著蓮花燈,旁邊有個孩子抱著大鯰魚。“蓮”是“連”的諧音,“鯰”是年的諧音,“魚”是“余”的諧音,又年年有魚.連年有余是稱頌富裕祝賀之詞

       第三張是兩個孩子,一個捉著喜鵲,一個拿著三只石榴,寓意“喜報三元”。象征著家里的孩子將來連中三元。畫面對稱,造型古拙,色彩鮮艷,有元寶、蝙蝠、桃子、珍珠等元素點綴著畫面,對稱中有變化,富于動感。

第四張?zhí)炫⒒ǎ涔嗜∽浴毒S摩經(jīng)·觀眾生品》:“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說法,便現(xiàn)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墮。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焙笥脕硇稳荽笱┘婏w的場面,迎合了瑞雪兆豐年的諺語,充滿著對來年好收成的淳樸期待。

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