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稱】:《金銅佛造像》

發(fā)行日期:2013.06.16
設(shè) 計  者: 夏競秋
版  別:膠印

【最小提貨】:1張

 齒孔度數(shù):13

規(guī)  格:74mm*82mm(異性郵票)

小型張規(guī)格:94mm*130mm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發(fā) 行  量:1099.99萬枚

面      值:6圓

承 印  廠:遼寧省沈陽郵電印刷廠

藏品簡介:

       金銅佛造像是指用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的可移動的佛教造像,間或亦指鍍金錘鍱像。包括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諸天等形象。在中國大體上是伴隨著佛寺的興盛而發(fā)達的,多供養(yǎng)在宮中或佛寺,流行的盛期大致在南北朝至唐代。它在印度起源較早。在中國佛教初傳期多稱金人,其后亦稱金泥銅像。

       現(xiàn)存的中國金銅佛造像,包括傳世品和出土文物兩大類,其中有些還作為中國早期佛像遺品的代表而聞名。部分精品早年已被盜往國外。南朝金銅佛造像現(xiàn)存兩件,為宋文帝元嘉年間造像,可為其早期代表。一件是元嘉十四年(437)韓謙造坐佛像,通肩衣、禪定印,舉身舟形背光等,仍固守較早的傳統(tǒng)手法。光背飾火焰紋,四足方座上加一層束腰須彌座,衣紋規(guī)范化以及較北方金銅佛像為優(yōu)雅的面容,是此像的特點。另一件為元嘉二十八年(451)劉園造坐佛像,形式同前,唯坐佛左右及頭光上各有一坐佛。

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