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稱】:2004-15M神話-八仙過海(小型張)(T)

【藏品類別】:編年郵票

【藏品志號】:2004-15

【藏品面值】:6元

【發(fā) 行  量】:930萬張

【發(fā)行時間】:2004年7月30日

【正面圖案】:八仙過海
【郵票規(guī)格】:110mm*60mm(異形) 

【最小提貨】:1張

 【整張規(guī)格】:156mm*82mm
【齒孔度數(shù)】:P12

【設(shè) 計  者】:王虎鳴

【原畫作者】:張孝友
【責(zé)任編輯】:虞平
【版       別】:影寫版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防偽油墨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

【印  刷  廠】:北京郵票廠

【發(fā)行機構(gòu)】:中國郵政

 藏品特點  
     《八仙過海型張》是山東省政府和郵政部門經(jīng)過長達(dá)五年時間積極爭取才被列入當(dāng)年郵票發(fā)行計劃的,實現(xiàn)了多個突破:中國集郵史上第一枚異形齒孔特種郵票;第一枚神話傳說系列郵票小型張;2004年惟一一枚單枚小型張郵票;山東省惟一一枚獨立題材地方性郵票;煙臺首枚獨立題材郵票……

     《八仙過海型張》為特種小型張,1套1枚,面值6元,是中國郵票發(fā)行史上首次發(fā)行的異形特種郵票。郵票規(guī)格110mm*82mm,齒孔度數(shù)P12,影寫版,配以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等防偽方式。郵票原畫由我國著名傳統(tǒng)工筆畫家、以“界畫”稱譽畫壇的張孝友大師創(chuàng)作,設(shè)計者為郵票印制局主任設(shè)計師王虎鳴。

     《八仙過海型張》圖案為一幅八仙過海的重彩工筆國畫,是長方形郵票畫面,但圖案左側(cè)人物漢鐘離的右腿服飾及寶扇畫出長方形之外,左側(cè)齒孔則沿著凸出部分打成“耳狀”,使這枚小型張成為不規(guī)則的異形郵票。郵票左邊為突出的不規(guī)則異形,右側(cè)有兩個橢圓形的異形齒孔?!栋讼蛇^海型張》右端齒孔上有兩個橢圓型異型齒孔,這在我國郵票史上是第一次采用這種方式,左端齒孔中部呈半個葫蘆狀,成為我國第一枚異型小型張。這兩個第一預(yù)示著該枚小型張將更多地打破常規(guī),成為郵票家族中特殊的一枚。小型張是郵票家族中的精品,以設(shè)計精、印制美、印量少、售價高而成為集郵者眼中的“貴族”,創(chuàng)造兩個“之最”的《八仙過海型張》橫空出世,以選題、設(shè)計和印制上的創(chuàng)新,讓人重新關(guān)注郵票“貴族”中的“貴族”。

       八仙過海是一種流傳最廣的漢族民間傳說,也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于雜劇《爭玉板八仙過?!分?。相傳白云仙長于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圣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后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chuàng)造奇跡的事。

  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后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yán)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唐朝杜甫寫的《飲中八仙歌》,指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能詩善飲的文人學(xué)士。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游記》,鐵拐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wěn)定下來,正式定型為漢鐘離(或鐘離權(quán))、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曹國舅。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后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八仙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并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缺點,例如漢鐘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佻、鐵拐李酗酒成性等等。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shè)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xiàn)。八仙也常出現(xiàn)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成為民間藝術(shù)常見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jīng)常上演《醉八仙》、《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