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誤區(qū):郵票無用論 現在有些人認為郵票就是一張廢紙,將來也一文不值,其理由是,郵票現在基本沒有使用價值,因為量大將來也沒有任何收藏價值。手機的出現取代了很多行業(yè),郵票的使用功能在逐漸褪化,早已沒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地位了,這是社會進步的發(fā)展趨勢。但是郵票作為國家名片還是有很多國家在發(fā)行,更是有無數人在收藏,其使用價值依舊存在,中國郵政還專門下發(fā)文件,針對國郵辦發(fā)〔2021〕25號要求所屬各企業(yè)認真執(zhí)行的通知。主要內容有“用戶在交寄信件、印刷品、國內普通包裹、國際小包、國際包裹時均可選擇使用郵票交付資費,各郵政營業(yè)網點照常收寄,不得拒收、不得限制用戶使用郵票交付資費,不得要求用戶必須使用本網點出售的郵票?!边`規(guī)者可以投訴。還有專門用打折郵票郵寄國外包裹的國際包裹群,專薅郵政的羊毛。 所以郵票是具有使用價值和投資收藏價值,具有官方背書的有價格標識的標準化收藏品,投資郵票的成功秘訣是靠時間沉淀,用欣資的態(tài)度收藏的心態(tài)、耐得住寂寞,方使得芳華,投資郵幣靠積累,而不及一時投機暴富,很多題材郵票大幅跑贏通脹。如大清龍票、全山河一片紅,毛主席去安源、80猴等老精稀,會隨著時間越發(fā)珍稀。 第二種誤區(qū):資本萬能論 隨著郵幣卡市場出現的賺錢效應,大資金、大團隊也加入郵幣卡市場炒作,目前其運作特點是在價格極低買入冷門大路貨品種,后期通過對敲拉升,價格往往高的離譜,資本運作過的品種,寸草不生,一地雞毛,嚴重透支了今后升值空間。郵幣卡投資收藏賺錢的邏輯是,先買進的人賺后買入的錢,先懂的賺后懂的錢(俗稱交學費)。在現貨市場坐莊的難度比較大,要求品種必須要有大眾認可的題材,運作市場不認可的品種,往往會套牢莊家。在電子盤中如果資本和題材相結合,會使人氣爆棚,對于這些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品種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比如生肖郵票,有些朋友說生肖發(fā)行量大,但是生肖郵票具有雄厚的群眾基礎,有巨大的禮品需求,從郵票作為國禮可見一斑。中國郵政近年來一年的郵資票品的發(fā)行市值僅有13億左右,而近期發(fā)行的龍年紀念幣和紀念鈔市值就高達32億元,還不是全年的發(fā)行量,相比之下郵票的發(fā)行量并不大何況生肖郵票,和股市相比更是“九牛一毛”。因此,資本在運作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郵資票品時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比如現貨市場的80猴生肖版票達到百萬元,南京文交所的三輪虎大版生肖郵票也漲到幾十萬,而運作世人皆知的垃圾品種,會面臨巨大風險,猶如“皇帝的新裝”,一旦被市場識破謊言,會直接崩盤。 資本從炒作 “荷蘭郁金香事件”告訴大家,一切可復制的工藝品和可再生的產品是沒有收藏價值的,投資收藏品最好是具有官方背書,俗稱“官窯”的中國郵政和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郵票、封片和紀念幣。 第三種誤區(qū):郵市必須要股市走好才能有行情。 股市與郵市相同的地方是都受宏觀經濟影響,而郵市更多的是受中國郵政政策影響,郵政長期靠增減產品發(fā)行量調控市場。其次因為郵市近些年行情不好,馬甸、盧工很多郵商邊做生意邊進入股市博弈,當郵市行情來臨之后,這些資金會義無反顧回到郵市,因為相比股市,股市一年收益率高50%的基金經理就相當優(yōu)秀了,而一年一倍在郵市一般行情中比比皆是,5-10倍也很常見,還有上百倍上千倍的品種。郵票市場一年的發(fā)行市值只有13億左右,而股票市場一年融資都是幾萬億,根本不在一個量級,在股市你想吃紅利,人家想賣公司,風險巨大,看港股走勢可見一斑,郵票是有實物,有國家背書,帶面值能使用的有價證卷,最不濟也能當郵費寄快遞,從近期各大拍賣行人氣爆滿來看,有資金大量進入收藏品市場,而貨幣發(fā)行量第一個百萬億用了64年,第二個百萬億用了7年時間,第三個百萬億只有3年時間,由此可見,抗通脹資金介入郵幣卡市場是必然結果。 郵幣卡因為清理整頓已經背負了沉重的負擔,沒有股市的時候郵票市場照樣起行情,郵票的行情更多的是由郵政調控,不要再背負股市這個沉重包袱了,股市幾萬億下去都不見得有起色,而郵幣卡市場有幾個億進入就能走出一波大行情。所以,郵幣卡不會消逝,而是一種優(yōu)良的投資收藏品。 不和趨勢做對,財不入急門,少做反人性的事情。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目前,有些已經低于現貨市場價格,價值投資機會已經顯現,先知先覺的資金和抗通。 封片是永恒是最暴利的板塊 去哪里找這樣優(yōu)質的低價籌碼?而封片也處于歷史低位,珍惜眼前低價品種的買入機會??傊趦r值投資者眼里遍地黃金,價值嚴重低估。主力也在慢慢回歸,冬至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隨著各路資金達成共識,郵幣卡大行情隨時爆發(fā),利好接踵而來,帶號封片一定是行情的領軍者,值得期待。 |